集牧新闻记者陈勇通讯员左玉婷云梦博物馆“惊喜家书”吴音摄影要领略孝感之美,首先要从历史的“厚度”开始。 10月31日,“中省媒体行·必到孝感”中省媒体采访团来到云梦县博物馆,探寻孝感厚重的历史。 1975年,云梦绥湖地未开封的秦简,揭示了这片土地极其丰富的历史底蕴。在云梦县博物馆,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文明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。这里存有大量的秦汉简牍,内容涉及秦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法律、军事等诸多方面。其中,从睡虎之地滑落的秦竹的发现具有开创性。透过玻璃,可以看到一位名叫“十一”的低级官员,他正是睡虎地秦简的主人。期间“奚”生前,摘录记录了《纪事》、《秦典十八种》、《法律问答》、《为官之道》等竹简1155篇,近4万字,证明这片土地早在秦汉时期就沉浸在重秩序、重契约、重政策的文明环境中。同时,通过竹简,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变得更加真实生动。云梦被誉为“简牍之乡”,以云梦睡虎地秦简、“黑府简”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而闻名。睡虎地秦简不仅入选中央电视台《国家宝藏》并入选故宫特展,还入选“20世纪百大考古新发现”和“世纪百大考古新发现”。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封实物家书,不仅让许多普通游客印象深刻,也引起了来自中国的媒体采访团——“郑家湖木高脚杯”通讯员吴寅摄的浓厚兴趣。据介绍,云梦县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8月,是湖北省博物馆第一家与当地共建的分院。国家二级博物馆、云梦工作站、国家文物局印地发达漆器保护重点科研基地、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法制宣传教育基地。现博物馆位于县城东城新区黄翔大道与龙岗路交叉口,毗邻美丽的蒙泽湖公园,建于2009年。总占地面积35公顷,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,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,二级文物64件,三级文物242件(套)。代表性藏品有鼎、耒、盖豆等抛光陶器,有秦汉竹简、“中国最长的文觚”、彩绘门板画、虎头枕、人物画扁壶等秦汉精美木漆器、汉族陶器等。 2025年,博物馆将实施总体提升工程,完成展览升级、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库房布局,实施数字化保护工程。改造后的展厅面积7600平方米,共三层。 8月1日新开业。的布局节奏更加科学合理,配套设施更加齐全,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文化体验。 改造后,博物馆的展览更新,变得更加多样化,分为专题单元和沉浸式场景。一层陈列进行了优化,以文化关系为证,结合未开发的实物和交接文献,清晰展示吴楚之战等历史事件。增加了战局图和楚史实,加强楚文化的展示。二楼简牍展览升级。通过汉简与秦简的对比,揭示秦汉制度的继承与发展。利用3D雕塑、动画、互动设备等多媒体技术,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。引入沉浸式XR内容和智能语音导览,让观众通过VR“穿越”历史,增强参与感。总体而言,展览通过文化遗存、技术和互动清晰地呈现了历史进程和文化遗产。此外,业态丰富度显着增加,文化创意商业街成为新亮点。在博物馆西南区,将建设全国首个沉浸式楚秦文化体验综合体——“云梦博物馆特色文化街区”,建设“云中书”、“云中物”、“坐看云起欢如梦”、“楚香”等七大主题场馆,实现文物“活”,将文化体验、消费、学习融为一体,弘扬楚秦文化来自生活的展现。新建“游客接待中心”博物馆南广场提供游客咨询、行李寄存、母婴看护等服务,并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。博物馆每天为游客提供两次由专业教育人员免费公益讲解,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。博物馆其余区域增加了绿色植物,标识系统采用楚式图案设计,便利设施涵盖无障碍通道和儿童专区,营造出兼具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的展览环境,让游客舒适地欣赏云梦的历史遗产。

推荐文章